“打鼾时憋气大于10秒开始危及生命!”今日上午,省第二人民医院精卫楼五楼的健康教室里,睡眠专科主任医师唐丽向前来听课的病友进行了科普宣教,一些病友听了后才对打鼾这种疾病有了新的认识。
今日是世界睡眠日,中国主题确定为:“关注睡眠,关爱心脏”。医学认为,中重度打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如果打呼噜时呼吸暂停的次数每小时超过5次,并且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超过了10秒钟,那么,打呼噜已经成为了一种病,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(OSA)。
据调查最新统计,人群中20%-40%的人打鼾,1/4的打鼾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,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。目前,中国的发病率约为3.4%,其中老年人口为22%—24%。更可怕的是,现在儿童患者也很常见。
患该病的患者往往体型偏胖,夜间打鼾伴有血氧饱和度的下降,长此以往对心脑损害较大,法国的《科学与未来》杂志对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进行了总结,认为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脑血栓、心肌梗死、肺心病、呼吸衰竭和糖尿病等疾病。另外,一项对460名猝死者的分析发现,睡眠呼吸暂停是引起夜间猝死的元凶之一。还有医学专家表示,儿童如果出现睡眠呼吸暂停,会导致血氧不足,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。
“但是八成打鼾者自己并不知道这是种病。”唐丽提醒,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夜间憋气、憋醒,白天嗜睡、精神不振,顽固性失眠,记忆力减退,性格改变,夜尿增多,夜间心绞痛发作,晨起头痛、口干,肥胖,性欲减退,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,化验示红细胞增多,高血压控制不良等症状时,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省第二人民医院睡眠专科主任医师骆晓林介绍,随着市民对鼾症的认识加深,省第二人民医院还将适时组建专门的“鼾症门诊”,方便更多患者就诊。
(编辑:李欣芮)
|